血液病、肿瘤四防之-防饮食不当
一、从一个真实的病例说起。
二、饮食过饱的危害
一是引发胃病。人的消化系统需要定时休养,才能保持正常工作。如果饱食,上顿的食物还未消化,下顿的食物又填满胃部,消化系统就得不到应有的休养。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,每2—3天就要修复一次,一日三餐之外还常吃夜宵,就使胃黏膜得不到修复的机会。
吃饱就睡害处多 有些人习惯于"吃饱了就睡",这无异于"睡以等病"。因为晚饭后不久就睡眠,机体大部分组织器官开始进-入代谢缓慢的"休整"状态,而胃肠道却被迫处在"紧张工作"中,造成机体部分状态不平衡……
由于让食物长时间滞留胃中,逼迫胃大量分泌胃液,破坏胃黏膜,容易产生胃糜烂、胃溃疡,从而诱发胃癌。
二是畸形发展。营养过剩同样会增加体内各脏器的负担与畸形发展。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脂肪肝、肥胖症等等"富贵病"的原因皆为贪吃惹出来的。另外,体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多少又与平时饮食量成正比。
长期饱食就会使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多,容易使骨骼过分脱钙,造成骨质疏松,从年轻时就经常饱食的人,到了老年,由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含量明显增加,即使摄取较多的钙,也难以沉着于骨骼之中,所以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。
三、日常饮食注意事项:
1、博食 博食就是对一切食物原料和酸、甜、苦、辣、成各种味道的食物都要品尝食用而不要有所偏嗜。现代营养学要求人们博取食物,混合饮食,营养互补。我国医药学家就认为,食物有湿、热、寒、凉、平、成、酸、苦、甘、辛以及补、泻等性味之分。如果生活中长期对食物有所偏嗜,就会使人体的营养失去平衡,导致疾病发生。因而,只有丰富多彩的膳食,才有可能从各种食物中获得平衡而足够的多种养分,以满足人体的多方面需要。二、配食,即对饮食进行合理调配。饮食调配,理应与中药的配伍一样,要按规矩、循准绳、无偏过,方可有益于身心。配膳中,应注意主粮与杂粮搭配、荤食与素食的搭配、寒性与热性食物的搭配、酸性和碱性食物的搭配、五味恰当的搭配,以达到营养平衡。还要注意烹调方法,否则就有可能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,影响机体多种营养素的吸收,有害于健康。三、熟食,以熟食为主,是我国人民历来的饮食习惯。高温熟食,可以杀菌消毒,且利于消化吸收。熟食还可以增进美味,祛除恶味——经过高温处理,一部分不利于人体的成分经过分解化合,有的挥发掉了,有的转化成另一种无害成分同时,食物内部的有效营养成分释放出来,因而适口可食,符合营养卫生要求。生食则不然,食物除部分可以生食外,其他食物原料一般都必须经过火的加工处理,否则将会危及人的健康。古人烹饪强调“断生”、“断红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有人作过试验,蔬菜煮熟,失去了一部分营养素,但是由于加热分解,有利于吸收所含养分,得失对照,得多于失。
2、饮食六宜 宜早:人体经一夜睡眠,肠胃空虚,清晨进些饮食,精神才能振作,故早餐宜早。 宜缓:吃饭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,狼吞虎咽,会增加胃的负担。 宜少:人体需要的营养虽然来自饮食,但饮食过量也会损伤胃肠等消化器官。 宜淡:饮食五味不可偏亢,多吃淡味,于健康大有好处。 宜暖:胃喜暖而恶寒。饮食宜温,生冷宜少,这有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。 宜软:坚硬之物,最难消化,而半熟之肉,更易伤胃,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,极易因此患病。所以煮饮烹食须熟烂方食。
3、饭前喝汤 我国居民用餐习惯一般都是先吃饭、后喝些菜汤。西方人的用餐习惯是先喝点汤,再吃饭(面包等)。这两种不同的用餐习惯,究竟哪一种科学、合理?从科学卫生的观点看,先喝点汤再吃饭比较好。因为人在感觉饥饿时马上吃饭对胃的刺激比较大,日久,容易发生胃病或消化不良。如果吃饭前先喝点汤,就好象运动前做预备活动一样,可使整个消化器官活动起来,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、为进食作好准备。这样,就会减轻对空胃的刺激,对胃的保护有一定好处。
4、吃饭说话 传统习惯认为,吃饭时不宜说说笑笑,否则对消化吸收不利。而现在一些保健专家则认为,吃一顿午饭用30分钟左右为宜,在此时间里边吃边说,可使一起进餐者交流感情,解除烦恼,使肠胃能正常地消化食物。其原因是,愉快的心情不仅能增进食欲,还可兴奋中枢神经,从而促进消化液大量分泌,使胃肠处于最佳消化状态。
5、不挑食,不偏食。水果应在两餐间食用;汤应在饭前喝;瓜类蔬菜要单独食用。
6、三餐有别 早吃好,午吃饱,晚餐适量。草率的早中餐、丰盛的晚餐,使人患肥胖的占67%。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为佳。午餐同样,因为午餐食用鸡或鱼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满氨基酸,包括酪氨酸,酪氨酸可通过血脑屏障,在大脑中转化为使头脑清醒的化学物质;另一个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关键营养物质是胆碱,它存在于鱼、肉、蛋黄、大豆制品、燕麦片、米、花生和山桃核中,胆碱是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化学前体,在记忆中起主要作用。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佳。
7、心情舒畅 吃饭时情绪好,食欲增强,血液循环良好,胃肠的消化功能强,免疫力增强;如在吃饭时情绪压抑和郁闷,则会影响食欲,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,降低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,降低人的免疫力。
8、讲究卫生 饭前洗手,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。
9、细嚼慢咽 细嚼可使食物磨碎成小块,并与唾液充分混合,以便吞咽。同时,嚼还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、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,为食物的进一步消化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10、定时定量 吃饭有规律,定时定量,能使胃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和休息,从而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率,使胃肠道的功能保持良好状态,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。
11、少吃多餐 进食少,血液中的糖浓度低,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就少,胆固醇的水平就降低,体内脂肪也会减少;但要注意,不论吃多少餐,总热量不应超过一日三餐的总量。
12、节制饮食 节制饮食不仅能减轻胃肠负担,而且由于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,植物神经、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一种良性刺激,从而调动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,内循环均衡稳定,使免疫力增强,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趋向于平衡,有利于提高人的抗病能力。
13、预防“饭醉” 有一部分人因吃得过饱,即使不喝酒,往往也会出现酒醉状态,即饭后思绪紊乱,昏昏欲睡。
由于来自工作、学习、生活、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,往往造成人们身心疲惫烦闷,吃不下睡不好,这个时候,除做好精神、心理调适之外,选食一些顺气又可口的食物尤为重要。
三、从中医理论方面说明食物的性质:
五行、五季、五脏、五色、五味彼此之间是相互对应的,这也是中医中的重要理论,节气养生的关键。下面具体介绍一下:
木——青——肝——春——酸
木,木以一切的树木做代表,所以木是以青色为代表。在五脏中对应肝,一般在看面相时脸上有青色,表示代表肝脏有问题。木对应的季节为春季,因此在春季中应以养肝为主。肝对的味是酸,但在春季中不宜多吃酸,在春季中要让肝火充分的发出来。
酸生肝: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。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,杀灭胃肠道内的饿病菌,还有防感冒、降血压、软化血管之功效。以酸味为主的酸梅、石榴、西红柿、山楂、橙子,均含有维生素C,可防癌、抗衰老、防治动脉硬化。
火——红——心——夏——苦
火,赤以一切的火做代表,而火又是红色,所以火是以红色或赤色为代表。在五脏中对应心,一般在看面相时脸上太红润,表示心脏有问题,我们常说心火旺盛就是这个意思。火对应的是夏季,因此夏天应以养心为主。心对的味是苦,因此,夏季应多吃苦味的食物。
苦生心:古有良药苦口之说,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、能燥、能坚阴,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。像橘皮、苦杏仁、苦瓜、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,防治各种疮症。
土——黄——脾——长夏(三伏期间)——甜
土,土以一切的黄做代表,黄在方位是主中央,所以土是以黄色为代表。在五脏中对应脾,一般在看面相时有面黄肌瘦,表示脾脏有问题,我们常说脾土不开就是这个意思。在季节中对应长夏,因此,在“三伏”天里应以养脾为主,吃一些甜味的食物,黄色的食物。
甘入脾: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、补充热量、解除疲劳、调胃解毒,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。如红糖、桂圆肉、蜂蜜、米面食品等,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选择。
金——白——肺——秋——辣
金,金以一切的白做代表,白在方位上是在西方,太白金星这位天上神明主管西方,所以金是以白色为代表。金对应的五脏为肺,一般在看面相时脸色苍白,表示代表肺脏有问题。金对应的季节为秋,因此,秋季是养肺的时节,可吃些辣味食物,白色的食物。
辛入肺: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、理气之功效。人们常吃的葱、姜、蒜、辣椒、胡椒,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,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,有可调理气血、疏通经络的作用,经常食用,可预防风寒感冒,但患有痔疮便秘、肾经衰弱者不可食用。
水——黑——肾——冬——咸
水,水以一切的黑做代表,黑在方位上是在北方,所以水是以黑色为代表。在五脏中对应肾,一般在看面相时脸色幽黑,表示肾脏有问题,我们常说肾水不足就是这个意思。水对应冬季,对应咸味。但有肾病的人不宜多吃咸的东西。
咸入肾:咸为五味之冠,百吃不厌。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、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。咸味有泄下、软坚、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。如盐、海带、紫菜、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品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初诊:0533-2560991 2560092 复诊:0533-5180730 5161706 传真:0533-5164641
邮箱:yanqiangyiyuan@qq.com QQ:1350031690 1339288816
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建设路688号
白血病血液病康复之家订阅号
淄博延强医院服务号
Copyright © 2020 淄博延强医院版权所有.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8454号 官网建设 :中企动力 淄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