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预防疾病
有研究表明,维护人体的健康,预防极为重要,在预防上花1块钱,可以节省8块钱医药费,节省100块钱抢救费。但是现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,很多人预防工作不想做,等待疾病的到来,或者等待疾病的加重,有些癌症患者不去积极预防复发和转移,而是消极等待和观望。
我们从事的中医行业,有一句名言叫:“宁可架上药生尘,但愿世间人无病”。就是说宁可我们的药卖不出去,只要天下的人身心健康就好。有的朋友跟我开玩笑,如果都这样的话,你们医生不就失业了吗?我对他说,如果天下的人都健康无病了,我们可以再用我们的智慧研究其他的行业。
这句话的本意是倡导高尚的医德。不管中医西医,都要注重医德,不然的话痛苦的是病人。毛泽东主席曾经有一段话,大概意思是思想上、路线上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,没有什么可以得到什么。我们做任何行业,首先要有个好的思想,要有职业道德,然后再去实现自己的目标。作为医生,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着想,尽可能解除病人的痛苦。为此我曾经在延强医院《中医内训》提出医生第一要有好思想,第二要有好脾气,第三要养成好习惯,第四要有好医术。为什么把好医术放在最后呢?因为没有好的思想,好的脾气,好的习惯,那么再好的技术也发挥不好。
关于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?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神医扁鹊的故事。扁鹊治疗生命垂危的病人,有药到病除的本事。当人们赞扬他的时候,他却非常谦虚的说,他大哥的本事最高,在疾病没有发生的时候让人们做好预防,从而不发生疾病;他二哥对一些小的疾病治疗的非常好,而不是等成了大病才去治疗。扁鹊自己讲自己治疗的疾病,大多是生命垂危,命悬一线,只不过自己用方准确化险为夷,治疗成功罢了,比不上大哥二哥的本事。听了这样的故事让人感动,扁鹊作为一代神医,能够实事求是的披露他的大哥、二哥在预防疾病和治疗一些小病方面做出的成绩,真是难能可贵。
在预防疾病方面,两千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中有句名言,叫做“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。未病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?”高明的医生不治已经发生的疾病,而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,就为人们做好应有的预防,从而使人们不发生疾病。一旦发生了疾病再去治疗,就好像人们口渴了,再去挖井取水,敌人来了再去铸造兵器,这样不是晚了吗?
怎么样做好具体的预防呢?黄帝内经中讲“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”。“食饮有节”四个字,是指吃饭、喝水要有所节制。我们都知道吃饭要八分饱,但是多数人撑肚子的时候比较多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要想节制饮食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,大家总是挡不住美食的诱惑。因此现在有了“四高症”,就是营养过剩造成的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,也有人称为这是一棵藤上结出的四个苦果。
我曾经治疗过一位15岁的男孩,他的体型高度和宽度差不多,典型的胖墩型,因为血压高、血脂高找我看病。有一天我在他家里等着,孩子放学推开家门,她母亲赶紧向前把重重的书包帮他拿了下来,让孩子坐在沙发上等着。很快又将一杯不凉不热的牛奶端到孩子的跟前,只见一会的功夫孩子就咕咚咕咚喝完了。我给孩子号脉的时候,发现他的脉搏的幅度在中间的位置,说明他心脏收缩的力量比较弱,主要是缺乏运动的结果,这样胖墩型的孩子大多不喜欢运动。再看孩子的舌苔,很白很白的布满全舌,说明脾虚湿困。我看过之后告诉孩子的家长,作为孩子的病症,治疗不是主要的,预防才是根本。我建议孩子每天一万步的运动量,把现在的以肉为主改成素食占7到8分,吃饭要以蔬菜水果为主。然后我给孩子开了七味白术散的中药处方,其中有藿香祛湿,木香行气,党参、云苓、白术、炙甘草健脾益气。过了半年之后,孩子瘦了很多,看上去发育已经正常。当孩子结婚的时候邀请我参加,看到孩子健康的身体,我发自内心的高兴。
刚才讲的是吃,现在再说一下喝。现在夏天到了,从预防疾病来讲,喝水不能太寒凉,因为寒凉伤脾胃。中医讲脾胃一伤,百病从生。就是说脾胃受到寒凉的不断刺激之后,会使脾的运化功能减弱,从而导致痰湿的增多。从生理功能上讲,正常人每天的饮水量是2500毫升,就是五瓶矿泉水这么多,最好是喝烧开过的温水。当口渴的时候再喝水,实际上已经晚了。现在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这么多,其中吃东西不节制,喝水不科学是一个重要原因。大家尽量不要喝市场上的饮料,喝白开水最好。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讲,夏天吃凉面,可以把生姜切成丝放在凉面中搅拌均匀吃。因为生姜是温性的,这样既享受到凉面的美味,又保护了脾胃。我们平时讲的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药方,其意义就在这里。对于容易怕冷的虚寒体质的人,一年四季常备生姜红枣茶比较好,具体制作的方法:生姜带皮切成片,大枣去核最好在砂锅中炒焦,这样泡出来的水口感特别好。以此代茶,长年饮用,对胃有很好的保护作用。
所谓“起居有常”,就是晚上我们睡觉的时间要有规律,按时睡眠,不要太晚。在中医的时辰医学中,11点到下半夜1点为子时,是阴阳交替的时间,这个时候胆经开放,如果不按时睡眠可能导致胆的病变;下半夜1点到3点为丑时,是肝经循行的时间,这个时间不睡觉容易发生肝病;3点到早上5点为寅时,是肺经循行的时间,此时还不睡觉易发生肺病;5点到7点是卯时大肠经循行,这个时间正常的大便。睡眠好像我们手机的充电,及时的充电,不要亏电。人体要按照自然界的规律按时睡眠。
“不妄作劳”,就是不要过度的劳作,不要过度的透支。这里包括体力、脑力两个方面,也包括性生活。什么东西都有一个度,不活动不好,过度了也不好,取中才好。我曾经治疗内蒙的一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,通过两年的中医药调理血象基本正常,有一次他连续打了两天两夜的麻将,老伴把做好的饭菜送到桌子上,他用手推掉,后来不幸倒地脑出血去世。同样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,北京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员,1996年从北京到淄博找我用中药调理,效果非常好,就像正常人一样活到2021年元旦这一天,享年79岁。由此可以看出,遵循正常的养生之道和违背养生之道不一样。
“故能形与神俱”,人的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正常,才是身心健康的标准。有的人身体无病,但是精神出了问题,甚至比身体上的疾病还要严重。最严重的就是不想活了,最后自己给自己画上了生命的句号。最可悲的是一些孩子,在十多岁就发生了精神的问题,过早的出现夭折。由此告诫人们,预防疾病,养生保健从年轻开始,不是等疾病已经形成,甚至出现了心梗、脑梗、癌症才去找医生。
“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”,这里的天年可以理解为自然寿命结束的年龄。从古代的论述以及现代科技的研究,人的生命应该在一百岁以上,因此这里讲度过百岁生命终止是自然的现象。现在的人为什么活不到这个年龄,甚至有的在四五十岁就去世了呢?《黄帝内经》中讲到“今时之人不然也,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务快其心,逆于生乐,起居无节,故半百而衰也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喝酒就像喝豆浆一样,胡作非为当成常态,喝醉酒也要行房事,这样精气就耗散了。不知道保持精元,时不时的消耗心神来满足欲望,颠倒生活的真乐,生活起居毫无节制,所以不到50岁就去世了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还有警示人们预防疾病的方法,叫做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。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”
恬淡虚无的恬字,左边一个竖心旁,是指人的心情方面;右边一个舌头的舌,我的理解舌头有两个作用:一个是说话,一个是吃饭。提示我们不要心累,不要海吃海喝,不要胡说八道,包括不要说脏话。要求人们心情愉悦、美言美语、饮食节制。总得恬淡虚无的含义是生活淡泊质朴,心境平和宁静,外不受物欲之诱惑,内不存情虑之激扰,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。在我众多的中医老师中有一位今年已经89岁,每天读书写字,快乐的生活。我们之间的关系,还要从1988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说起,当时我报考了山东中医学院的中医专业,需要到济南参加面试半个月,每半年进行一次。因为我的门诊没有医生就会停业,我聘请到当时只有55岁的这位老师。我们俩个人都对中医痴迷,在一起处得非常好。他当时对我说他活不过60岁,我心中十分诧异,顺口问怎么会这样呢?他说起他的推断。原来参加过抗美援朝,在朝鲜的时候气温非常低,经常是零下几十度,把他的骨头都冻坏了。我们在一起相处了8年,他在60多岁的时候辞去我门诊部的工作,隐居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区里。后来他告诉我,他之所以活过了60岁,第一是因为心情好,第二是因为他常吃素食。
“真气从之”四个字,就是说当心平气和的时候,气血就会正常的运行,这时候疾病就会少生或不生。反过来讲,当人的情绪出现了异常的变化,体内的气血就会产生逆乱,进而导致疾病。很多人会发现自己一旦无法控制情绪,上火发怒血压就会高起来,出现头晕头痛。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一个养生的方法——甘肃中医学院李少波教授发明的真气运行法。操作的方法非常简单,用自己舌头尖舔上牙龈,其位置在两个门牙后边的两个小豆之间。吸气随便,呼气的时候以均匀的速度,用意念导引把气呼到心口窝,不呼不想。真气运行法坐着、躺着、站着都可以练,每次做10分钟、20分钟、30分钟都可以;练到一定时间,胃这个部位会有热胀的感觉,第一步功法这样就练成了。这种功法称之为静功,因为人体不需要活动,只是调整呼吸的动作就可以。这种功法一共有五步,上面讲到的是第一步。我练此功已经二十年,不管是在开车的过程中,还是在看电视的时候,都用舌尖顶着上牙龈。用不了多长时间口水会增多,我们的唾液中含有很多酶,慢慢的下咽,对增进食欲、帮助消化会有一定的作用,对稳定情绪有静心的效果。
“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,强调的是人体内环境,精神的安定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。如果把精神修炼好了疾病怎么会来呢?
预防疾病有两项内容,即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。就是没有发生疾病的时候做好预防,不要发生疾病;已经发生疾病如何防止传变。现在介绍一下我父亲的康复经历。
我父亲出生于1926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四日,于2017年阴历八月十三日下午去世,享年91周岁。
1991年,我父亲在他65周岁的时候患脑梗塞,当时左半身瘫痪,大便需要我们帮助抠出来,经过一年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达到康复。1994年我带老父亲去桂林、重庆,以后多年分别带他到北京、上海、苏州、马来西亚等地旅行。他自己骑自行车近20年,在我们当地城区游玩。在近90岁的时候身体行动不方便,给他买了一辆电动轮椅车,父亲坐着电动轮椅车自己到处游玩。在这期间,父亲因为糖尿病出现烂脚,当时有三个地方烂到了骨头。我们带他到省市各大医院治疗,都没有好方法。为此我凭着自己的中医功夫,用两年的时间为他调理彻底治愈。在脑血栓和糖尿病烂足的治疗过程中,父亲头上、身体上扎了那么多针灸的针,喝了有一拖拉机的中药,但他从来不怕痛和苦。
父亲是一位乐观豁达的人,他让我的表哥给他写了“心情舒畅,顺其自然”八个大字,装裱之后挂在他床的对面,每天早上起床就能看到。
在饮食方面,我父亲实际上是喜欢吃肉食的,但是他患病之后常说人活着要知道好歹,因此常吃南瓜、地瓜、水萝卜。他说吃进去的时候,就要想到如何排的顺暢,就是使大小便通畅,这是养生防病一个重要的内容。
学练毛笔字,几十年如一日,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。
唱京剧,唱时尚歌曲。在无人陪伴的时候,自唱自娱自乐,我们一起外出旅行的时候经常唱大海航行靠舵手。
养鸟种花,兴趣多多,陶冶情操,消除寂寞。人都有老的时候,虽然说夕阳无限好,但是寂寞少不了。我非常佩服我父亲,自得其乐,制造快乐。他不管走到哪里,都交接了许多朋友,这也是长寿的原因之一。
喝酒,我父亲一辈子喝酒,到临终前的一天还在喝,但是从来不醉酒。喝酒有利弊,是利大于弊,还是弊大于利,对养生防病的人来讲要自己把握。
喝茶,我父亲喝了一辈子的茶,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泡茶,我也深受其影响,从小在喝茶中长大。在这里告诉大家,茶有凉热,绿茶大多是凉性的,红茶大多是温性的。容易上火的人,喝绿茶比较好。容易怕冷体质虚寒的人,喝红茶比较好。
黄衍强
2022.6.9日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初诊:0533-2560991 2560092 复诊:0533-5180730 5161706 传真:0533-5164641
邮箱:yanqiangyiyuan@qq.com QQ:1350031690 1339288816
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建设路688号
白血病血液病康复之家订阅号
淄博延强医院服务号
Copyright © 2020 淄博延强医院版权所有.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8454号 官网建设 :中企动力 淄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