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选择有不同功能的食物,或通过食物与中药配伍,经过烹调加工制成体现中医汗、下、温、清四种不同治则的食品。食疗治则有补气益脾、补血滋阴、补肾益精和益胃生津四种方法。
1.补气益脾法 补气益脾法是补气与健脾法的总称。
补气法具有补肺气、益脾气、增强脏腑功能等作用,适用于气 虚体质和气虚证病人。益脾法具有健脾、除湿、益气等功能,适用于脾虚体质的病人。
(1)补益肺气;选用补益肺气的食物或补益肺气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肺气虚证的方法,称为补益肺气法。如选用大枣、饴糖、蜂蜜、鸡肉和人参、 党参、黄芪,制成补虚正气粥、芪参糖等,可以治疗肺虚气弱、喘息短气、语声低怯、易感冒出汗等症。
(2)补益脾气:选用补益脾气的食物或补益脾气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脾虚证的方法,称为补益脾气法。如选用糯米、大枣、猪肚、鸡肉、鹌鹑和党 参、白术、山药等,制成大枣粥、山药面等,可以治疗脾虚、精神困顿、四肢乏力、食少便溏等症。
(3)健脾除湿:选用健脾除湿的食物或健脾除湿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脾虚滞证的方法,称为健脾除湿法。如选用莲子、芡实、薏苡仁、赤小豆、扁 豆、鲫鱼、鳝鱼和茯苓、白术等,制成莲子猪肚、赤小豆鲤鱼汤等,可以治疗脾虚水湿不运、面浮身重、四肢肿满、肠呜泄泻等症。
(4)益气升陷:选用补益元气的食物或补气升阳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证的方法,称为益气升陷法。如选用鸡肉、羊肉、鸽肉、鲫鱼、大枣、糯米和人参、党参、黄芪、升麻等,制成归芪鸡、人参粥等,可以治疗气短声怯、大便滑泄、脱肛、子宫下垂、胃下垂、崩漏带下等属中气下陷者。
(5)益气摄血:选用益气摄血的食物或益气摄血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气不摄血证的方法,称为益气摄血法。如选用花生、大枣、龙眼肉、鳝鱼、墨 鱼和黄苠、三七等,制成花生红枣汤、归芪鸡等,可以治疗气不摄血的吐血、便血、齿衄、肌衄崩漏等证。
2.补血滋阴法 补血滋阴法是补血法与滋阴法酌总称。补血法具有增强生血功能,补充血液不足和补心养肝、濡养身体等功能,适用于营血生化不足、久病血虚及各种失血后之血虚证,滋阴法具有滋补阴液、濡养筋骨、涵敛阳气等功能,可以治疗阴虚休质或热病久病后阴液不足。
(1)益气上血:选用具有益气生血的食物或补气养血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证的方法,称为益气生血法。如选用胡萝卜、菠菜、花生、大枣、 龙眼肉、鸡肉、猪肝、羊肉和黄苠、当归等,制成归参鳝鱼羹、济生当归羊肉汤等。可以治疗气血两虚、爪甲无华、眩晕心悸等症。
(2)补血养心:选用补血养心安神的食物或具有补血养 心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血不养心证的方法,称为补血养心法。如选用龙眼肉、荔枝、大枣、葡萄、猪心、鸡肉和人参、当归、酸枣仁、茯苓等,制成膏、蜜饯姜枣龙眼、归参炖猪心等。可以治疗心血不足、心’阵怔忡、健忘失眠等症。
(3)补血养肝:选用补血养肝的食物或补血养肝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肝血不足证的方法,称为补血养肝法。如选用胡萝卜、菠菜、猪肝、鸡肝和枸杞子、桑椹、何首乌、当归等,制成猪肝炒枸杞苗、枸杞当归葡萄酒等,用于肝血亏虚、视物昏花、眩晕胁痛、手足麻木等症。
(4)滋阴息风:选用滋养肝阴、平肝息风的食物,或滋阴息风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阴虚风动证酌方法,称为滋阴息风法。如选用桑椹、黑豆、鳖肉、牡蛎肉、鸡子黄和龟板、鳖甲、白芍等,制成小定风珠羹、阿胶鸡子黄汤等,可以治疗肝阴不足、虚风内动的手足徐动、筋脉拘急、头目眩晕等症。
(5)滋阴清热:选用滋阴清热的食物或滋阴清热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治疗阴虚阳盛证的方法,称为滋阴清热法。如选用梨、藕、龟肉、鳖肉、牛乳、鸡子黄和生地黄、龟板、枸杞子、桑椹等,制成生地鸡、清炖乌龟、百合枸杞鸡蛋汤等,可以治疗阴虚火旺、五心烦热,骨蒸盗汗、潮热颧红等症。
3.补肾益精法 补肾益精法具有补肾气、充元阳、填精髓、强筋骨等功能,适用于肾气不足滞髓亏虚所致发育迟缓,早衰或遗精不育等症。
(1)补肾滋阴:选用补肾滋阴的食物或补肾滋阴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肾阴不足、精血亏虚证的方法,称为补肾滋阴法。如选用芝麻、黑豆、枸杞子、桑椹、牛乳、猪肾等,制成枸杞炒腰花、双耳羹等,可以治疗肾虚亏损、眩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潮热盗汗、消渴遗精症。
(2)温补肾气:选用温补肾气的食物或温补肾气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肾气虚弱证的方法,称为温补肾肾气法。如选用核桃仁、栗子、韭菜、豇豆、狗肉、麻雀肉和肉苁蓉、淫羊藿、附子等,制成核桃仁炒韭菜、狗肉汤等。可以治疗腰膝酸软、畏寒肢冷、夜尿清长、阳痿遗精等症。
(3)填精补髓:选用填精补髓的食物或补旨益精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精髓不足证的方法,称为填精补髓法。如选用芝麻、黑豆、龟肉、海参、淡菜、猪脊髓、羊脊髓和肉苁蓉、鹿茸、枸杞子等,制成羊髓膏等,可以治疗肾精亏虚、腰膝酸痛、足膝痿软、须发早白、虚赢少气、发育迟缓等症。
4.益胃生津法 益胃生津法是益胃生津法与涧燥生津法的总称。益胃生津法具有益胃阴、生津液的功能,适用于津液不足、消渴口干、便秘等症;润燥生津法具有润肺燥、生津液的功能,适用于肺燥津伤、咳嗽咽干等症。
(1)益胃生津:选用养胃阴、生津液的食物或益阴生精的中药与食物配伍。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胃阴虚亏或津枯肠燥的方法,称为益胃生津法。如选用梨、甘蔗、荸荠、藕、牛乳、芝麻、蜂蜜和麦冬、石斛等,制成五汁饮、益胃汤等,可以治疗胃阴不足、口渴口燥、咽干、大便燥结等症。
(2)润燥生津:选用润燥生津、滋养肺阴的食物或清燥润肺的中药与食物配伍,经烹调加工制成饮食,用于治疗阴虚肺燥证的方法,称为润燥生津法。如选用梨、百合、藕、荸荠、柿、枇杷、蜂蜜、冰糖、猪肺、牛乳和沙参、麦冬等,制成雪羹汤、蜜饯雪梨、银耳百合羹等,可以治疗肺燥阴伤、鼻干、咽喉干痛、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,以及肌肤干燥等症。